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AI summary
最近苹果发布了iOS18,又推出了很多新功能,比如把ai集成进了Siri,可以从系统层面访问app,不过需要A17Pro以上的芯片。我记得苹果以前也更新过一个功能就是自动抠图,可以长按把照片中的人像直接提取出来。这些功能都好酷,但非必要。
苹果产品有一种魔力,会吸引你去购买它。这段时间很想拥有一个iPad或者MacBook,所以就不断地看着苹果官网的介绍,刷着关于它们的测评,幻想着自己优雅地用MacBook办公,用apple pencil在iPad上涂涂画画学习。这就是苹果的魔力,他很擅长创造一个你本可以没有的需求。历数iOS的新功能,没有多少是真正需要的:谁正经人用苹果相册抠图,谁正经人用面部捕捉emoji。人真正需要的东西其实少之又少,我本不是个守旧的人,但是对待手机系统,还是主张够用就行。
想起了之前在美国打工的时候,正值大学快毕业的时候,对苹果近乎迷恋,觉得苹果产品很优雅很极客很酷。但我当时餐厅的老板用的是款式很老的安卓手机,对我的观点不以为然,我不解的问他,难道你不觉得苹果产品很好吗?他说他觉得苹果的产品都是little tricks,都是营销消费者的小把戏,只是包装的很好很吸引人。当时我听了不屑一顾,现在我却悟了。而且我还感觉到大学生这个群体(或者说时期)是最易染上果粉的,大学生对知识渴望、也有学习热情(考编考研)、最重要的是喜欢新奇的东西。也就是说人人都会有这样一个时期,时期一过也许就祛魅了。
近来我刚好有本教材想学,是pdf格式的,iPad里刚好有个软件Margin Note适合用来看pdf,而且可以根据pdf做笔记做脑图,还可以导出。但是这两天上网我发现Windows也有类似的软件,而且免费,值得一提的是iPad上的Margin Note却卖88。除去价格以外,iPad打字太慢,除非给它配个键盘,配苹果笔也可以,不过苹果笔售价999。
我作为果粉,毕业后也曾买过MacBook Pro,但是没有什么使用场景,我既不设计剪辑,也不从事iOS开发,当时Office在上面的优化还不是很好,在上面修个毕业论文也卡,总之体验不是很好,就卖掉了;也买了iPad,当时还不怎么爱看书,比苹果电脑更没有使用场景,也卖掉了;也买了Apple Watch,想在锻炼的时候记录,结果游了几次泳,屏幕进水不灵了,体验也不好也卖掉了。但是,并不是没有苹果手表就不能锻炼了,锻炼取决于决心和热情,没有手表还少了累赘;并不是没有iPad上的Procreate就不能学画画了,照样可以买纸笔回来从最基础的素描开始学习,现实的笔触还更加真实;买Mac的初衷是优雅简洁,但如果日常工作用的软件都是Windows平台的,可能后续跟别人对接文件不兼容、装虚拟机、开双系统、买一堆转接器,岂不是本末倒置。
其实以上种种,都可以归结我穷不舍得花钱,但我想表达的不止这些,我想说的是:Windows也好MacOS也好,他们只是一个工具,我不需要对工具有信仰有情怀,只要他们能帮我达成目标,是否优雅是否炫酷不重要,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。这么简单的道理,我却到现在才明白。
- 作者:Hao
- 链接:https://www.haobook.one//article/art-7
- 声明:本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